应用听骨链短路技术治疗鼓室硬化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冯宁宇; 张莹; 董沛; 申学良; 刘铭; 王娅欣; 马瑞霞*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 37(10): 815-818.
DOI:10.13201/j.issn.2096-7993.2023.10.010

摘要

目的:应用听骨链短路技术治疗伴有听骨链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评价分析手术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耳内镜中耳手术的鼓室硬化患者147例,根据所实施的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听骨链松解术(OCM)组51例,听骨链短路技术(OCB)组56例,锤砧复合体切除听骨链重建术(MICR)组40例,通过为期3年的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的中远期疗效。结果:3组在术后鼓膜再穿孔、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人工听骨排出及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鼓膜内陷袋形成或胆脂瘤的发生率比较,OCB组(0)显著优于OCM组(11.76%)和MICR组(7.5%)(P<0.05)。使用ΔABG来评价术后气骨导差的改善程度,术后12个月OCB组及MICR组均优于OCM组(P<0.05)。术后36个月OCB组ΔABG高于OCM组(P<0.05),OCB组与MICR组在术后36个月ΔA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鼓室型鼓室硬化(ETS)患者术后12、24及36个月听力学表现优于后鼓室型(PTS)及全鼓室型鼓室硬化(TTS)(P<0.05)。结论:接受短路技术听骨链重建手术的鼓室硬化患者,相较于接受听骨链松解术以及锤砧复合体切除听骨链重建手术的患者,其听力预后在中远期表现更加优秀且稳定。该技术可以有效预防鼓室硬化患者术后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