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在进行溶栓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尿激酶用药剂量、频次分为A(38例)、B(40例)、C(42例)三组。A组12.5万U/次,1次/d;B组12.5万U/次,2次/d;C组25万U/次,2次/d。比较三组治疗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D一二聚体(DD)]、血栓溶解率、术后血栓静脉评分以随访6个月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PT、Fg、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激酶用量与凝血指标变化幅度有关(P<0.05);术后三组血栓溶解率随尿激酶用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血栓静脉评分随尿激酶用量逐渐降低(P<0.05),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5.00%、7.1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存在一定差异,尿激酶每日用量为25 U可实现较高的血栓溶解率和低风险,而增加每日给药频次,可提高血栓溶解率。

  • 单位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