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方法治疗轻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昭良; 姚黎明; 李领娣; 王连波; 姚晓伟; 李卓; 刘丰胜; 贾晨光*
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 3(04): 281-286.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20027

摘要

目的:探讨保守方法治疗轻型脊柱结核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采用保守方法治疗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者,常规给予H-R-Z-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方案,视复查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有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者,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性抗结核药物4~5种治疗;对于并发腰大肌及椎旁脓肿者,予以局部穿刺或置管引流术辅助治疗;对并发皮下脓肿者,辅以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对局部窦道形成者,行窦道搔刮术。所有患者辅以支具保持脊柱制动。动态观察研究对象ESR、CRP变化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以及脊柱结核治愈率。结果:43例研究对象的病灶或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培养阳性21例(48.8%),4例耐药;8例研究对象无法取得标本未行培养,但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后,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逐渐下降至正常,骨病灶完全恢复。治疗4周后研究对象ESR、CRP、VAS评分分别为28(20,37) mm/1 h、25(17,34) mg/L、3(2,4)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36(29,55) mm/1 h、32(26,40) mg/L、5(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377、-5.260、-6.017,P值均<0.001)。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良好随访,随访18~30个月,48例通过保守方法达到脊柱结核完全治愈,无复发,治愈率为94.1%(48/51)。结论:对有适应证的轻型脊柱结核,采取保守治疗联合必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

  • 单位
    河北省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