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流域不同水体硝酸盐的来源解析

作者:田永著; 韩志伟*; 赵然; 李耕; 曾祥颖; 黄家琰
来源:环境科学, 2020, 41(07): 3157-3164.
DOI:10.13227/j.hjkx.201911146

摘要

为解析岩溶流域不同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和转化过程,运用δ15N-NO-3、δ18O-NO-3和δ18O-H2O多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水化学分析方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硝酸盐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转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SIAR模型,计算不同端元对水体硝酸盐的贡献比例.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溶解性无机氮以NO-3-N和NH+4-N两种形态为主,地下水样品中的NO-3-N浓度在平水期和枯水期的超标率分别为7.89%和16.67%.时间上,枯水期水体硝酸盐平均浓度高于平水期.空间上,旱地集中区(凯伦河至松柏山水库坝前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浓度明显高于水田集中区(干河区域),旱地和建设用地集中区(凯伦河区域)地表水硝酸盐浓度普遍较高.水体硝酸盐转化过程以硝化作用为主,土壤有机氮、粪便污水和化肥为水体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对地表水硝酸盐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6.7%、 34.7%和28.6%,对地下水硝酸盐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9.9%、 34.9%和25.2%.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