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凉山州HIV感染产妇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回顾性描述2011-2016年报告的HIV阳性孕产妇的分布及传播特点。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 2011-2016共报告HIV感染产妇3200例,报告数逐年递增,孕晚期及产时报告占76.1%。HIV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9.6±6.0)岁,96.7%为彝族,96.4%为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96.6%);报告地点聚集在布拖、昭觉、越西、美姑等4县;20.9%(667例)为初产,感染途径主要以性传播(76.3%)为主,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13.3%)。结论 2011-2016年凉山州报告HIV阳性孕产妇呈上升趋势,地理聚集性特征明显,性传播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存在发现晚的现象。建议注重HIV健康教育,强化孕产妇自我防护和保护意识;发现孕情时同时开展HIV检测和孕期保健重要性咨询工作,促进病人早发现。
-
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