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球化的时代,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各国国内创新主体如何行动,也依赖于国家之间的知识流动,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愈加重要。如何调整国家创新系统以适应全球化趋势是各国政府亟需思考的问题。将国际创新合作引入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中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旨在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内部要素(制度、人力资本和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和商业成熟度)之间如何互动,以及这些要素与国际创新合作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知识和技术产出、创造性产出)。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2017年和2018年108个样本的宏观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的创新要素如何互动可以导致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国家创新能力。识别出实现高水平国家创新能力的两种模式:(1)内在驱动型,强调国家创新系统内部要素的特定组合;(2)内外同驱型,要求国家创新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国际创新合作的匹配。同时,识别出导致低水平国家创新能力的两种模式:(1)内外不调型,表现为国内创新要素缺失,仅靠外部的国际创新合作(或者国内特定创新要素较为理想,但国际创新合作缺失);(2)内外皆弱型,表现为国家创新系统国内要素和外部国际创新合作都极为薄弱。研究结论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也为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创新合作提供理论支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