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吴小红; 田洪春; 罗静雯; 铁磊; 张丽萍; 邓秀; 刘阳*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05): 484-492.
DOI:10.16250/j.32.1374.2022141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消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资料,分析其流行趋势;绘制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布特征图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空间聚集性。结果 2016—2021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χ2=400.24,P <0.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四川省土源性线虫(Moran’s I=0.322,Z=16.293,P <0.01)、钩虫(Moran’s I=0.425,Z=21.290,P <0.01)、蛔虫(Moran’s I=0.102,Z=5.782,P <0.01)、鞭虫(Moran’s I=0.084,Z=6.873,P <0.01)感染率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四川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高-高”聚集区域主要分布于37个县(市、区),其中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高-高”聚集区域分别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地区和丘陵地区的39个县(市、区)、川西南山地区的9个县(市、区)和川西南山地区的8个县(市、区)。结论 2016—2021年四川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呈空间聚集性,应根据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加强重点地区防控工作。

  • 单位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