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花淀》到“荷花淀派”

作者:刘卫东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 (03): 29-42.
DOI:10.16287/j.cnki.cn11-2589/i.2023.03.016

摘要

《荷花淀》的写作和成功,是时代、文学、个人性情融合发酵的产物,可遇不可求。1950年代到1960年代,孙犁的风格被研究者凸显,主要体现于对“美”的书写。认为“孙犁的风格是写‘美’”的观点没有问题,但忽略了这种风格的“极致”性。“荷花淀派”在195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荷花淀派”概念正式被提出。孙犁不支持“荷花淀派”提法,采取了“疑信参半”的态度。孙犁在世期间,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研究者,都因为“疑信参半”的说法,把“荷花淀派”问题悬置起来了。目前的研究,正倒逼文学史对“荷花淀派”做出“重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