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的翻译过程往往会受到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从而产生语言变异现象。越南译者潘景忠将金庸《神雕侠侣》译介到越南后,表现出有别于原著的文化特征,得到越南受众认可与热捧。文章拟从译介学角度,以译本中误译的称谓语为切入点,考究潘氏译本的语言变异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越南儒家思想的文化适应是产生译本语言变异现象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