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入挖掘《庄子》中“德”的思想意涵及教育价值,有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实质效果。《庄子》之“德”本于“道”,承载了“道”在生化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特质,在形下世界朴散为以“上德”为最高的多样境界层级。“德”通过“生”这一过程内化于个体生命,体现为自然之“性”。“德”以“气”的表现方式进行流动,有化人于无形之用。人在修德实践过程中,应重点从“心”这一物我感应的中枢部分入手,如此才能逐步实现虚心以静性,进而复归于道德之境。《庄子》之“德”的内在价值属性提示人们应关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根源问题,并对道德与规范问题进行再思考。“德”的动态性与可复归性有助于道德教育理想目标的进一步优化。“德”在积聚与发用过程中的内隐性,也为学生建立“返观内省”的自觉意识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