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虚构对象与虚构名称研究是当代语言哲学与逻辑哲学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在西方哲学领域,肯达尔·沃尔顿是假装理论的主导人物,他所论证的核心观点是:虚构对象不实存,我们仅仅假装虚构名称有指称。虽然沃尔顿假装理论的论证较为系统,但它面临情绪谜题的困扰。在东方哲学领域,追溯因明量论典籍,萨迦班智达《量理宝藏论》的观点可阐释为:无实法并不实存,名称并不指称外境自相,这种指称仅仅是人们"耽著"而已。其主张与假装理论在本体论承诺上异曲同工。就此,通过借鉴《量理宝藏论》的阐释,提出当我们因耽著而入戏太深时会生成与虚构事实相应的信念,从而消解情绪谜题。此方案体现了因明量论思想在解决当代哲学问题上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