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加快四川省茶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推动茶产业发展,以1990—2015年茶叶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川南、川西、川东北3个主要产区。(2)四川省茶园面积重心迁移较小,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迁移。(3)四川茶园全局Moran’s I指数在0.35~0.457,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呈现出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4)在局部上,H-H象限单元主要是地处乌蒙山区、邛崃山区、秦巴山区的最适宜区,L-L象限单元大多属于川西北高原、川中丘陵区的不适宜区或低适宜区。2000年以后,川东北产区集聚趋势的显著性降低,川南产区、川西产区始终保持着显著的聚集趋势。四川茶叶生产格局是以自然资源禀赋为主导的作物生理适宜性格局,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区域品牌、替代产业、扶持政策等因素成为四川茶叶生产空间演化的主要塑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