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电影面临着“外冷内热”的局面,考察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效果有助于反思和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文章通过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耳其、埃及、阿曼和约旦的传播效果后发现,由于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电影院数量少,消费水平低,电影消费意识不足,以及文化差异,“双重把关人”和翻译等问题,中国电影在该地区的传播效果不佳。基于传播过程理论,在中国电影未来的对外传播中,需要从渠道畅通、信息准确、受众接受、文化交融、制度宽限这五个方面逐一分析和消除影响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主体互动中构建良好中国形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