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传统的2D细胞培养由于简便易操作成为细胞培养的主导方式,但其因无法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方式、微环境、维持遗传稳定性等特性而备受质疑。类器官培养能高度模拟人体内环境并能重现来源器官的某些功能,是目前最为可靠的细胞模型,但由于其培养条件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得类器官培养条件尚不成熟,因此总结已有培养基主要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类器官培养技术至关重要。目的:综述多种组织类器官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及其潜在功能,为类器官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第一作者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CNKI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英文关键词"organoids,cell culture,cytokines,amino acid,R-spondin-1"等,中文关键词"类器官,细胞培养,细胞因子,氨基酸"等。排除重复性以及与目的无关的文章,选取2009至2020年期间共84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于类器官培养,除基础培养基外仍需要细胞因子、氨基酸、小分子抑制剂等多种物质共同参与,不同类器官所需培养条件不尽相同,与组织来源高度相关,各成分在特定的组织来源类器官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目前已有类器官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主要培养成分的作用机制,为各种类器官模型稳定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