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小板计数在评价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黄品助; 刘春红; 陈规划; 刘波; 胡**; 邱际亮; 廖亚帝; 李斌奎; 郑云; 元云飞
来源: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4, 3(02): 88-9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术前Plt在评价术后生存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肿瘤外科行肝癌肝切除的39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56例,女43例;年龄2178岁,中位年龄48岁。观察术前Plt与患者性别、年龄、GGT、HBsAg、AFP、肝硬化、肿瘤包膜、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管侵犯、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根据术前Plt将患者分为G1组(<100×109/L,41例)、G2组(100×109/L300×109/L,321例)、G3组(>300×109/L,37例),对3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术前Plt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生存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术前Plt与HBsAg、AFP、肿瘤直径有关(t=2.069,2.222,-3.911;P<0.05)。G1组患者5、1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1.2%、25.2%、11.8%,G2组分别为33.7%、23.0%、18.1%,G3组分别为11.4%、8.6%、5.7%。G3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G1组和G2组(χ2=5.706,11.361;P<0.05)。术前Plt增多为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3组患者生存预后较G1组和G2组差(HR=1.761,1.845;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前Plt增多为肝癌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lt增多的患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