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象思维是中医常见的思维方式之一,取象是意象思维的重要步骤和主要方法,常以某一常见的现象以比喻、比拟或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某一事物所蕴含的道理。目前,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对意象思维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但对方剂学中广泛运用的取象、用象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治法方面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分析。对意象思维的内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方剂学治法中的取象思维的特征及意义。首先对历代医家方论中涉及治法取象的案例进行汇整,根据其取象事例进行分类,分析其取象的依据和方法,取象的特点及所表达的证治机制,总结其在方剂学理法方药系统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研究认为,取象是方剂学方论、方解中的常用方法,方剂学治法中所取之象可归纳为天象、物象、事象、易象和阴阳五行之象等方面,其中天象、物象、事象常以形象的方式说明立法、配伍的依据,运用较为灵活多样;而易象、阴阳五行之象则较为抽象和稳定,具有特定的内涵,是取象的高级层面,体现了中医模型思维的特征。在方剂治法中,通过取象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习领悟和临床运用,并且体现出模型与系统的思维特征,更好地表达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研究方剂学的配伍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