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耿乍西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杨瀚文; 魏立勇*; 王建中; 李国英; 张兴康; 张振; 田冲; 寇少磊; 孙旭
来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2, 41(04): 788-800.
DOI:10.19658/j.issn.1007-2802.2021.40.084

摘要

西秦岭造山带有着复杂的演化过程,其构造岩浆演化过程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西秦岭造山带中段的耿乍西花岗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耿乍西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硅(SiO2为60.45%~61.85%)、富碱(K2O+Na2O为4.90%~5.59%)、弱过铝质(A/CNK为0.93~1.12)特征,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REE/HREE为8.57~9.20),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为0.73~0.86);富集K、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耿乍西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主要由壳源物质熔融形成。耿乍西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244.1±5.4)Ma,属中三叠世,这与同仁-夏河-合作岩浆岩带其他岩体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应属同一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本研究为深刻理解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约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