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选用2型糖尿病自发性模型Goto-Kakisaki(GK)大鼠为实验对象,在观察靶向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治疗作用的基础上,检测其对肝组织糖异生过程重要参与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GK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10、5 mg/kg组,另设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 d,并在给药前、给药期间及给药后动态测定大鼠血糖、体质量变化;给药结束后次日进行糖耐量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PPARγ、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糖-6-磷酸(G6P)、果糖-1,6-二磷酸酶(FBP1)、小异二聚体伙伴分子(SHP)mRNA表达。结果给药第14天血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血糖值(18.84±1.83)mmol/L相比,吡格列酮10、5 mg/kg剂量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P<0.01),分别为(9.67±0.46)和(10.83±0.81)mmol/L;灌胃5%葡萄糖溶液120 min后,与模型组血糖值(11.4±1.0)mmol/L相比,吡格列酮10、5 mg/kg剂量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P<0.01),分别为(6.0±0.9)和(5.7±0.6)mmol/L,糖耐量水平增强。给药14 d后,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10、5 mg/kg组大鼠肝组织中PPARγ、SHP的mRNA表达增加,PEPCK、G6P、FBP1的mRNA表达降低。结论该研究揭示了PPARγ激动剂的降糖效应,其途径之一是通过抑制糖异生得以实现,而且提示SHP很可能介入了PPARγ调控糖异生的过程。
-
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