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张家口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张家口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1031例,根据年龄分为<40岁、4060岁、>60岁组,比较不同年龄分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从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Dukes分期、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复发及转移等临床及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分组下,>60岁的患者大肠癌发病率高于<40岁、4060岁患者。不同年龄分组下的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P<0.05)。便血、腹痛是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与其他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结肠、直肠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起病部位,与其他部位的大肠癌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高分化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P<0.05)。CEA、CA199同时阳性共244例,单纯CEA阳性735例,单纯CA199阳性393例,两种标记物均阴性261例,经差异性后额关联性检验比较,发现CEA的阳性检出率优于CA199(P<0.05)。结论大肠癌好发于>60岁的男性人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便血、腹痛,好发于乙状结肠、直肠,同时检测两种标记物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