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ftsin衍生物T肽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史振伟; 罗东; 孙琦; 王聪聪; 杨齐; 马玥; 杨飞; 黄转青; 徐风华*
来源: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2, 43(02): 211-218.

摘要

背景生物反应调节剂促吞噬肽(Tuftsin)具有抗肿瘤作用,但体内半衰期极短,为此课题组合成了其衍生物T肽(T Peptide),但其抗肿瘤作用还不明确。目的 探讨Tuftsin衍生物T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C57BL/6小鼠12只,鼠龄6周,随机分为T肽(T Peptide)组和对照(Control)组,每组6只。两组小鼠右侧前肢腋下接种黑色素瘤细胞悬液0.1 m L,含B16-F10细胞5×105个。肿瘤细胞接种后当天(第0天)T肽组小鼠皮下注射T肽(药物剂量8 mg/kg),实验期间隔日给药,共计给药9次,共18 d;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测定瘤重评价T肽对移植肿瘤生长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小鼠脾组织和移植瘤部位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44+)、自然杀伤细胞(NK1.1+)、髓系来源抑制细胞(CD11b+Gr-1+)、巨噬细胞(F4/80+CD86+、F4/80+CD206+)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2、TNF-α、TGF-β、IFN-γ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采用CCK-8法测定T肽和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共培养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T肽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但体内实验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移植性肿瘤表现出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T肽治疗对肿瘤生长抑制率为56.45%,T肽组脾组织CD8+T淋巴细胞、M1型巨噬细胞(F4/80+CD86+)、CD3+CD44+T淋巴细胞、髓系来源抑制细胞(CD11b+Gr-1+)含量显著增加,M2型巨噬细胞(F4/80+CD206+)和自然杀伤细胞(NK1.1+)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T肽组小鼠肿瘤部位CD3+CD44+T淋巴细胞的含量显著增加,而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1.1+)、髓系来源抑制细胞(CD11b+Gr-1+)、M1型巨噬细胞(F4/80+CD86+)和M2型巨噬细胞(F4/80+CD206+)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T肽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量明显增多,IL-2、IL-4、IL-10、IL-12、TNF-α、TGF-β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肽体外没有明显细胞毒性,体内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其肿瘤抑制作用主要源于对免疫系统的激活,即增加脾CD8+T淋巴细胞、F4/80+CD86+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和杀瘤免疫因子IFN-γ的表达量而发挥作用。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