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术问责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策工具,备受学界与社会关注。然而从目前的实施实效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治理逻辑指向以及缺乏内在共意的学术共同体参与,造成学术问责出现低效、单向度的虚假治理困境。因此,厘清学术问责的治理逻辑成为扭转虚假治理、形塑“善态”大学学术场域空间的关键。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术问责需要建立协商承认的学术共同体,实现从行政身份束缚到共意商定学术契约的转向,同时坚守共同的学术治理底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