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以药测机"理论分析2型糖尿病3期的不同病机。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及糖尿病并发症期的文献,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疾病3期的不同药物分类、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的频次与频率,再通过药物的性质反推出疾病的病机。结果:糖尿病前期共检出中药369频次:以补虚药(105频次)与清热药(69频次)为主;功效以补虚、清热、利水渗湿、解表为主,频率为62.6%;药性以寒凉为主,频率为43.75%;五味以甘、苦、辛为主,频率为81.5%。归经以肝、脾、肾、肺、胃为主,频率为79.7%。糖尿病期共检出中药262频次:以补虚药(97频次)与清热药(78频次)为主;功效以补虚、清热、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为主,频率为80.5%;药性以寒凉为主,频率为67.06%;五味以甘、苦、辛为主,频率为87.5%;归经以肝、肺、脾、胃、肾为主,频率为79.1%。糖尿病并发症期共检出中药380频次:以补虚药(121频次)与活血化瘀药(87频次)为主;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解表为主,频率为73.9%;药性以温热为主,频率为58.2%;五味以甘、苦、辛为主,频率为83.2%;归经以肝、脾、肺、肾、胃为主,频率为80.8%。结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期治以清热益气养阴为主,且解表与利水渗湿并举。糖尿病并发症期治以益气补血、活血化瘀为主,且息风止痉与祛风寒湿并举。总体上以调理肝脾、补益肺肾治其本,重用清热、利水、行气、凉血、活血类药物治其标。从病机上看,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期的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肺脾失调。随着疾病进展,"瘀"逐渐加重。当疾病发展成为并发症期时,其病机主要为气血两虚,痰瘀互结,肝肾失调。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