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告子被不同的学者们解读为道家、儒家或墨家。本文支持葛瑞汉的观点,认为告子思想与《管子》诸篇所记载的稷下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相似处。借助《管子》诸篇,特别是"内静外敬"一语,可知告子的"不得……勿求……"句不是条件句,而是并列句,表示"即使不得,亦勿求"。这与《管子》诸篇反对"求"而主张"不求而自得"相同。《墨子》的相关材料说明,《孟子》知言养气章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整句都在批评告子。求与得、内与外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伦理学问题,孟子的"求则得之"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起点,而这一起点恰恰是在与告子的"不得勿求"思想相对立的情境下提出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