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内容来源、作者等问题,梳理后世医家对其内容的发挥,以期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分析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十九条"相关内容的认识和阐述,总结其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结果]"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由王冰补注,其来源和作者迄今争议未定,虽非出自《黄帝内经》,但仍有重要的价值。其对中医"证""病机"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意义重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历代医家对其内容不断进行阐释和补充,尤其是刘完素等人对燥邪病机的发挥,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病机理论,使"病机十九条"辨证识机的核心内涵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观影响更为深远。[结论]"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言简意赅,其归纳方法使疾病的病机特点纲举目张,同时引导后世不断的完善和发挥,对于今天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