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上海市青浦区不同街镇、不同生境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在高峰期的分布,为白纹伊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试验期间,7月29日周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14.72,不同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77,P<0.01);街镇5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8.99,不同街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5,P=0.31);不同生境中,其他外环境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11.57,不同生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5,P<0.01);各街镇平均诱蚊诱卵指数全局Moran’s I指数为0.065(P=0.789)。结论 应持续加强科学灭蚊工作,以降低白纹伊蚊密度及传病风险。
-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