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A1C(calc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unit alpha1 C,CACNA1C)基因表达水平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利妥昔单抗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DLBCL患者93例,均采用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化疗,随访2年,根据淋巴瘤化疗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利妥昔单抗耐药组和敏感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的钙调蛋白CACNA1C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基因、PRDM1基因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CACNA1C基因、BCL-2基因、PRDM1基因水平在预测DLBCL利妥昔单抗耐药中的效能。结果:93例患者中共出现利妥昔单抗耐药病例26例,耐药率为27. 96%;在一般资料方面耐药与敏感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耐药组患者CACNA1C着色细胞比例(40. 12±15. 44)%vs (69. 62±17. 65)%低于敏感组,BCL-2着色细胞比例(66. 31±15. 92)%vs (47. 43±14. 66)%高于敏感组,PRDM1着色细胞比例(73. 42±21. 64)%vs (56. 73±18. 59)%高于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ROC曲线显示,CACNA1C基因(AUC=0. 848,95%CI=0. 765~0. 932)曲线下面积大于BCL-2基因(AUC=0. 777,95%CI=0. 673~0. 881)和PRDM1基因(AUC=0. 615,95%CI=0. 486~0. 744); CACNA1C与BCL-2基因表达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 915,95%CI=0. 854~0. 976)显著高于三种基因表达水平单独预测,其中CACNA1C基因的最佳截点值为58. 61%,BCL-2的最佳截点值为48. 33%,此时联合预测在预测利妥昔单抗耐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 77%和89. 55%。结论:CACNA1C基因表达水平在预测DLBCL患者利妥昔单抗耐药方面具有较好的价值,其中CACNA1C与BCL-2联合预测利妥昔单抗耐药价值更高。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