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8月河南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67例,女性163例,年龄19~7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n=95)及经胸前入路腔镜手术组(腔镜组,n=13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情况和术中手术时间、肿物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声音嘶哑、术后出血、切口感染、麻木抽搐、满意度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频数T<1的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术前一般资料相比,传统组结节的数目3.00(2.00,3.00)个,腔镜组结节的数目2.00(1.00,3.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1,P<0.01)。传统组肿物最大直径1.00(1.00,2.00)cm,腔镜组肿物最大直径1.00(1.00,2.00)c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041,P=0.041),其余指标,如年龄、性别、病程、结节类型、囊性变、结节位置、纵横比、结节回声、结节形态、结节钙化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指标比较,传统组手术时间较腔镜组短[(67.51±9.27)min比(89.86±10.32)min,t=11.462,P<0.01];传统组肿物切除时间也较腔镜组短[(28.37±8.94)min比(33.35±7.39)min,t=5.456,P<0.01];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腔镜组[(51.34±3.26)ml比(20.65±5.89)ml,t=14.723,P<0.01]。两组术中均探查喉返神经,探查率均为100%、两组麻醉情况均良好、两组引流管均留置。术后传统组引流量明显高于腔镜组[(135.76±60.55)ml比(69.12±37.13)ml,t=10.805,P<0.01]。传统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都长于腔镜组[(5.54±1.44)d比(4.66±1.55)d,t=2.384,P=0.023;(10.48±5.37)d比(7.25±3.68)d,t=11.549,P<0.01]。传统组声音嘶哑11例,腔镜组声音嘶哑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0,P=0.009);传统组术后出血5例,腔镜组术后出血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5,P=0.037);传统组切口感染5例,腔镜组切口感染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传统组麻木抽搐4例,腔镜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传统组满意87例,腔镜组满意1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5,P=0.009)。结论 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外科手术应用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值得广泛推广,但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