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尔雅》名物词的疏释方法多与中国传统的知行观相契合,表现为“知相传递“”以行验知”和“知行合一”三种情形。“知相传递”主要包括经雅互证和参验旧注的方法;“以行验知”体现为目验求证和实地亲察的方法;“知行合一”则是指闻见并证和阙疑待论的方法。这些蕴含在名物疏释中的“知”“行”理路有效推进了雅学名物研究,凸显出清儒治学的科学实证精神,同时为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近代科学转向积蓄了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