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储采比是反映油田储采平衡关系的重要参数。从企业经营者角度出发,将技术储采比与经济效益结合,研究油田合理的储采比范围,从而指导油田开发生产。首次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当期税前利润以及剩余生命周期内总税前利润与储采比的理论关系式。随着储采比增加,当期税前利润不断降低,总税前利润先增加再减小,即总税前利润存在一个峰值。在对理论关系公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效益储采比的概念,当总税前利润等于0时对应的储采比为效益储采比上限;总税前利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储采比为效益储采比下限。当实际生产储采比在效益储采比区间内时,油田开发有利润且越接近效益储采比下限利润值越高。效益储采比受证实已开发储量(PD)、油价、操作成本以及资产的影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进一步明确不同油田在目前条件下效益增长的潜力点,通过提高开发水平、降低生产运行费用、合理调整储采结构、减少无效资产,促进油田未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