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前房渗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88例白内障患者(共404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按照其术后是否发生前房渗出分为未发生前房渗出组(364例,共379眼)与发生前房渗出组(24例,共25眼)。统计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前房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88例白内障患者(共404眼)经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前房渗出共24例(25眼),发生率为6.19%(24/3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前房渗出组中葡萄膜炎、高度近视、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CR)、晶状体核≥Ⅳ级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前房渗出组;超声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及术前眼内压(IOP)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前房渗出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声AECP高、葡萄膜炎、高度近视、术前IOP高、术中发生PCR、晶状体核≥Ⅳ级均为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前房渗出情况的危险因素(OR=3.658、11.156、5.447、8.680、9.440、6.469,均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渗出的发生率较高,超声AECP高、葡萄膜炎、高度近视、术前IOP高、术中发生PCR、晶状体核≥Ⅳ级均为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前房渗出情况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控制炎症水平、加强医师专业素质、控制IOP水平等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前房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