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梧州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8年梧州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1 064例,年均发病率为304.60/10万,总体呈现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年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 102.658,P<0.001)。流行季节主要呈现双峰模式(4~7月、9~11月),发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共81 739例(占89.76%),其中3岁以下59 543例(占65.39%)。发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年均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54.983,P<0.001)。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优势病原呈现动态变化,2012年前以EV 71为主,2013-2017年呈现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同流行趋势,其他肠道病毒逐渐转换为优势菌株,2018年以Cox A16为主,其他肠道病毒次之。不同年份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68.679,P<0.001)。不同地区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70,P<0.001)。结论 2009-2018年梧州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以及地区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关注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加大手足口病联合疫苗的研发力度,提高全人群的免疫能力,填补免疫空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