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概述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近10年有关龙门山断裂带的深浅部变形研究结果,通过较为系统的综合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的基本共识为: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构造形态和速度结构均十分复杂,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是由多次子事件构成的十分复杂破裂过程,其主要滑动量在深浅部都有展布.综合分析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深浅滑动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孕震深处的滑动速率约为浅部的23倍,以重复地震分析给出的深部滑动速率估算的汶川地震复发间隔约为5004500 a.针对探测程度十分有限的大陆内部断裂带,应充分发挥重复地震的原位探测优势,集成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和地质地貌学的各自优势进行深浅部构造变形的有效探测分析,对断裂闭锁段和深浅构造变形差异显著地区的强震危险性尤应重视.
-
单位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