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一系列“断供”事件暴露出中国产业安全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技术先发国家对后发国家实行的技术锁定战略。如何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及时识别出国外技术锁定并判别其风险态势,对分类破解“卡脖子”技术和维护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故以“卡脖子”技术识别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国外关键核心专利技术锁定实现其等价刻画。首先,基于专利质量的视角将关键核心技术识别分为技术属性(T)、法律属性(L)和商业属性(C)三个维度,从而构建了“T-L-C”综合识别指标体系。其次,针对专利质量固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为实现关键核心专利技术的模糊识别,改进了AHPSort II分类方法,首次将机器学习方法中的层次聚类与K-means聚类方法融合,实现了自动搜索参考点,这使其更适合专利海量数据的实际情境。由于这些参考点分布不均匀,将原判定曲线中的线性插值方法调整为三次多项式的曲线插值,更契合专利海量数据分布离散的特征。再次,运用标准化专利质量指数对国外技术锁定的程度进行分析,通过国别集中度和差距程度分别确定国外技术的垄断程度和锁定风险等级。最后,选取中国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的发明授权专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识别出来的22项关键和核心专利中,从技术来源国的国别集中度来看,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在国内市场中存在寡头垄断,赫芬达尔指数为0.323,属于高寡占I型,其中核心专利集中在美国和韩国;从关键核心专利质量指数来看,领头国家美国为24.60,中国为5.05,两者的差距度为0.795,中国被国外(美国)技术锁定的风险等级水平为一级。基于专利质量角度验证了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被国外技术锁定的事实,证实了该模糊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