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sinA、p40在肺腺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能谱CT定量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尹译惠; 刘云*; 刘炳霞; 王艺霖; 李妮; 王楠; 任小璐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0(04): 429-438.
DOI:10.16050/j.cnki.issn1674-6309.2018.04.012

摘要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鳞癌中Napsin A、p40表达及其与能谱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能谱CT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腺癌组36例,鳞癌组32例)。利用能谱成像对两组病例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测得其平扫病变的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钙含量、增强病变的标准碘含量(NIC)、70ke V单能量下肿块的强化程度ΔCT及能谱曲线斜率(k),采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测定腺癌组及鳞癌组中Napsin A、p40的表达情况。结果肺腺癌组与肺鳞癌组的Effective-z、钙含量、NIC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在70ke V单能量下的强化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psin A、p40在肺腺癌与肺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psin A在肺腺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97.22%,其表达情况与能谱CT的Effective-z、钙含量、NIC、能谱曲线斜率均呈正相关(P均<0.05);p40在肺鳞癌组的表达阳性率为100%,其表达情况与能谱CT的Effective-z、NIC、能谱曲线斜率均呈正相关(P均<0.05);肺鳞癌组p40的表达与钙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术前肺腺癌与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预测肿瘤某些生物学行为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