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身在厦门的中年鲁迅回望少年时期求学经历的散文创制,既是他彼时“情感结构”的梳理,同时又是他人生重要阶段的再反思。从宏阔的层面看,其中的褒扬暗合了其借助美好童年“立人”的思考,而其中的悲剧感却又折射了其冷暖自知的中年意绪与心境。需要指出的是,其间张力十足,主要是因为文本中包含了多重转换,包括童年内部的角色转换,从顽童到书生;其心境的转换,中年心态作为封套,包裹了少年乐园及情结。同时,文本中亦有理解视域的转换,如何从文化精英角度审视儿童时期的精神资源及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