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号通路是分子信号在体内传导后发生生物学效应的重要途径。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核心机制之一,气道炎症的变化离不开信号通路的介导。对信号通路进行调节,可有效减轻气道炎症,良好控制哮喘。中医药治疗哮喘有非常大的优势,拥有大量的良药验方,但中医药治疗哮喘的具体靶点和作用机制仍无定论。基于信号通路对中药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疗效进行总结、论述,回顾近10年中药单体、活性成分与复方制剂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JAK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信号通路及Notch信号通路等干预哮喘气道炎症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分析表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中药单体、活性成分与复方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减少相关信号通路的上下游产物,参与哮喘发生的各个环节中,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减少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减轻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白细胞介素(IL)-4、IL-6、IL-8、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与管腔狭窄,延缓肺通气功能下降,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彻底阻断相关信号通路,因此深入挖掘中医药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仍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