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法不同吸痰深度及吸痰管更换频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的60例VA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吸痰深度不同分为浅部吸痰组(A组:吸痰管插入深度较气管插管短1 cm,n=20)、深部吸痰组(B组: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深部遇阻力后上提1 cm,n=20)和标准吸痰组(C组:吸痰管插入深度较气管插管长2 cm,n=20),吸痰管更换频率各分为24 h/次、48 h/次、72 h/次、120 h/次,每组5人。比较各组机械通气至VAP发生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导管尖端菌群定植率。结果:A组、B组、C组VAP发生时间依次递增(P<0.05);症状改善方面,与A、B组相比,C组血氧饱和度(SpO2)恢复时间减少、痰鸣音改善评分增加(P<0.05),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C两组相比,B组吸痰次数减少,心率改变与呛咳、痰带血发生率更高(P<0.05),A、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导管尖端菌群定植率方面,24 h/次、48 h/次、72 h/次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0 h/次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标准吸痰深度的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延迟VAP发生,改善症状,建议临床每72 h更换一次吸痰管,以降低细菌定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