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双循环视域下的需求侧改革

作者:金碚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2(05): 7-2.
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210125.001

摘要

"需求"实质是由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发生的人类经济行为及其概念定义。新形势下的需求侧改革,"量"的调节不是重点,投资和消费的"质"才是政策关切的要点。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有需求量的扩展,更要重视需求侧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机制的转型趋势,进而适应整个社会的关切取向变化。中国已经具备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越来越具有成熟市场经济的需求约束特征,在体制机制上已打通需求侧的各环节,使需求侧市场空间更为畅通和扩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主题。需求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价格机制问题,不仅涉及市场交易层面,而且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由于货币本身的高流动性,加之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作为需求侧力量的货币将发挥极大的市场效应,当货币在国内国际循环体系中大规模流动时,其经济能量和风险将同时增大和集聚。因此,实质性需求不足和工具性需求泛滥,都是需求侧改革所面临和要应对的重大问题。如何以适当的工具性需求操作促进实质性需求,尤其是实质性消费的持续增长,是现代成熟市场经济需要求解的一道难题。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