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在与天地的对话互动中,我们的祖先认识了自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从“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到“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二十四节气从最初的指导农耕生产,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穿越了2000年的时光,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5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率先提出“中华节气菜”的概念:遵循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规律,以“阴阳平衡”“五味调和”为核心理念,敬畏天地、珍爱生命、尊重食材,以多样化的烹调技法,打造具有鲜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菜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