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柯马丁是北美汉学界卓有成就的学者,他的《诗经》研究借鉴德国学者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将仪式和文本作为一种制度性记忆的存储手段,探讨二者间的互动关系。《诗经》作为早期中国文化记忆的宝库,其“经典”地位的最终确立并非在于书写条件的成熟与否,而在于仪式表演模式的消失和官方所规定的权威解释的出现。柯马丁和夏含夷之间关于《诗经》创作或传播的书写与口传之争,不仅是关于《诗经》文本形成和经典诠释观点的分歧,更是一种比较文学视角下的方法论之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