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姚崇灭蝗所引起思想冲突的实质研究,经历了儒法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再到目前儒佛斗法三个阶段。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灭蝗思想的认识。随着佛教中国化进入研究视野,我们对此问题实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姚崇灭蝗背后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文化互动,最初将蝗灾起因归结于自然说、灾害天谴论,从而导致对待蝗灾有着不同的举措。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立足于儒家经世济民思想基础,积极融摄佛教大乘菩萨道,摆脱灾害天谴论以及因果论的束缚,大胆灭蝗,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繁荣经济,造福人民,建设美好人间。这条灭蝗思想路线在中国思想史上展现出来的主线是: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将"慈悲济世、建设净土"的宗旨在人间呈现出来,这构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个进程,则是得益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佛教这一外来文化进行融摄而得以推进。通过对姚崇灭蝗思想实质研究,揭示出佛教这一异质文化如何被同构为本土文化思想资源的历史具象与内在原因,可以在当下全球化交流过程中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面对不同文化交汇时,我们能够在交流中不失冷静,在包容中不失理性,在鉴别中不失智慧,在互动中不失自主,在运用中不失胆识,达到一种活泼自由的境界,从而推动我们在新时代树立好民族文化自信,融摄不同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用"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