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六大就曾提出"和谐"的宏伟发展目标,此后十余年逐渐成为国家各项建设的必要条件。分析中华民族深层"和谐"意识的渊源,其形成和发展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儒家中庸哲学观、佛教中道思想以及道家和兵家的思辩哲学分不开。就"中国古代文论"学科而言,"文"与"质"成为涵养"和谐"价值观绕不开的一组关系,古人对不和谐的批判,以及追求和谐遇到的迷惑,在古代文字中皆有反应,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