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月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RP组、LP组。两组均行全身麻醉,RP组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LP组由手术医生在术毕行切口局部麻醉。记录RP组RISS阻滞20 min后在锁中线处的感觉阻滞范围;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术后舒芬太尼消耗总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比较入PACU时及术后2 h、6 h、12 h、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及各时间点咳嗽能力评分;比较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RP组瑞芬太尼用量较LP组低(P <0.05)。RP组不同时间点的静息时或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或等于LP组(P <0.05)。RP组或LP组咳嗽时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较静息时高。两组患者咳嗽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P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较LP组少,补救性镇痛较LP组低(P <0.05),满意度较LP组高(P <0.05)。RP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LP组短(P <0.05)。RP组术后1例(3.3%)发生头晕,LP组为2例(6.7%)。RP组2例(6.7%)发生恶心呕吐,LP组为8例(26.7%),两组各发生低血压1例(3.3%),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RP组没有发生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术后镇痛的辅助技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