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时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7月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30例;年龄(46.35±8.95)岁, 年龄范围25~72岁。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 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24~72 h组(发病至行ERCP治疗时间为24~72 h)16例、72~120 h组(发病至行ERCP治疗时间为72~120 h)25例和≥120 h组(发病至行ERCP治疗时间≥120 h)34例, 详细记录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并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 三组之间比较采用F检验, 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数据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4~72 h组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48±1.29) d、(3.59±1.22) d、(7.24±1.55) d、(1.55±0.31)万元, 72~120 h组分别为(7.35±1.76) d、(4.91±1.37) d、(13.61±2.13) d、(2.02±0.37)万元, ≥120 h组分别为(11.21±2.02) d、(8.86±1.95) d、(21.58±2.86) d、(2.49±0.52)万元, 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72 h组血淀粉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19.65±58.93) U/L、(14.22±2.84) μmol/L、(31.12±5.35) mg/L及(6.84±1.17)×109/L, 72~120 h组分别为(362.87±63.37) U/L、(16.39±3.14) μmol/L、(37.34±6.12) mg/L及(7.93±1.36)×109/L, ≥120 h组分别为(452.61±75.49) U/L、(20.28±3.67) μmol/L、(46.19±6.98) mg/L及(9.77±1.52)×109/L, 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72 h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5.00%(4/16)、12.50%(2/16)及0(0/16), 72~120 h组分别为24.00%(6/25)、12.00%(3/25)及0(0/25), ≥120 h组分别为29.41%(10/34)、20.59%(7/34)及5.88%(2/34), 24~72 h组、72~120 h组与≥120 h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72 h组与72~120 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72 h与72~120 h内行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均安全有效, 但24~72 h内行ERCP治疗患者实验室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且患者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省, 更具临床优势。
-
单位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