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育吠陀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是印度等南亚国家传统医学的主体。印度学界将阿育吠陀按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吠陀时代、本集时代、汇编时代、近现代4个不同历史时段。吠陀时代包含阿育吠陀内容的文献有《吠陀本集》《梵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在本集时代, 《阇罗迦本集》《妙闻本集》《八支心要本集》"三大医典"问世, 标志着阿育吠陀已发展为成熟的医学体系;在汇编时代《摩陀婆症候论》《莎朗加达拉本集》《有光》问世, 被称为"三小医典", 此时还有大量注释前代经典的文献涌现, 阿育吠陀不断完善;近现代以来, 阿育吠陀经典著作作为文化遗产被整理、编撰和翻译, 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虽然中国学者对阿育吠陀的研究日渐增多, 但尚缺乏系统地翻译和深入地研究。通过介绍阿育吠陀相关文献, 为中国传统医药界开展阿育吠陀文献研究奠定基础。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