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根神经节MMP-9在瑞芬太尼引起的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作者:白雪; 肖力; 叶柳; 陈宇; 肖亮灿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 36(04): 556-563.
DOI: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15.0090

摘要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是否引起大鼠痛觉过敏并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其背根神经节(DRG)中发生改变。【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建立痛觉过敏模型,分别利用von Frey及Hargreaves法检测瑞芬太尼输注后2 h至5 d的机械及热刺激撤足阈值变化。为观察MMP-9在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在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前30 min预先鞘内注射MMP-9抑制剂。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背根神经节(DRG)中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后,大鼠的痛觉阈值明显下降(P<0.01),说明痛觉过敏形成,且痛觉过敏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瑞芬太尼输注时间有关;而预先鞘内注射MMP-9抑制剂可缓解瑞芬太尼输注引起的痛觉过敏。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瑞芬太尼输注可上调大鼠DRG中MMP-9的表达(P<0.01)。【结论】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可诱导形成痛觉过敏,使DRG中MMP-9表达增加,这可能是瑞芬太尼导致痛觉过敏的机制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