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杨氏模量(E)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室心肌收缩功能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慢性肺心病病人和38例健康人。应用超声心动图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前壁厚度(RVAWd)、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将慢性肺心病病人分为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3.99~9.31kPa)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9.31kPa)。应用数字化超声工作站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获取右室游离壁心肌中间段长轴应变曲线,以及收缩期应变峰值(PSS)并计算杨氏模量(E)。结果:肺动脉高压各组与对照组E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E在肺动脉高压各组有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肺动脉高压组右室游离壁中间段PSS显著下降,肺动脉高压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RVAWd明显增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肺动脉高压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以RVEF、RVSV表示的心脏收缩功能在正常对照组与肺动脉高压各组以及肺动脉高压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TDE)测定的心功能力学指标E评价慢性肺心病右室心肌收缩功能,能更客观地反映心肌本身的生物力学特性,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定量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室收缩功能的依据。
-
单位内蒙古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内蒙古超声影像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