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灌注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玉; 林晓珠; 徐学勤; 宋琦; 董海鹏; 刘隺是; 陈克敏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8, (01): 49-53.
DOI:10.3969/j.issn.1006-5741.2008.01.010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材料和方法:12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5~69岁,平均43.4岁。采用GELight Speed16层MSCT进行灌注扫描,以3.5m/s的速度团注对比剂50ml,延迟5~7s,对选定胰腺病变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检查扫描。将获得的原始图像传到GEAW4.2工作站,用CT-Perfusion3软件进行分析测量胰腺病变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达峰时间(TTP)。结果: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BF、BV、MTT及PS分别为(287.73±140.97)ml/(min·100g)、(18.48±5.17)ml/100g、(5.96±3.07)s及(17.37±11.10)ml/(min·100g)。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BF、BV、MTT及PS分别为(162.47±92.44)ml/(min·100g)、(11.77±3.54)ml/100g、(7.13±3.02)s及(17.54±12.88)ml/(min·100g)。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BF和BV高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P=0.02,t=3.257;P=0.000,t=4.71),MTT及PS无统计学意义(P=0.230,t=-1.218;P=0.965,t=-0.044)。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TTP分别(27.17±4.98)s及(27.96±4.09)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591,t=-0.542)。结论: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间存在灌注上的差异,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