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我国东北单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和南方双季稻区的典型稻田为对象,基于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研究气象条件、土壤性状和农田管理技术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平均气温是影响不同稻作区甲烷排放最大的因子;土壤容重、秸秆还田量、土壤黏粒含量、土壤有机碳(SOC),以及水稻生长中期晒田时间也对甲烷排放有明显影响,土壤pH、施氮量和降雨量对甲烷排放影响较小。不同区域各因子的敏感性指数相比,东北单季稻区降雨量、SOC和土壤容重较高,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的敏感性指数较高,而南方双季稻区则表现为平均气温和土壤黏粒含量更高。
-
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