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卫星标记技术的5个黄颡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宋立民; 王娜; 郑英珍; 丁子元; 刘肖莲; 姜巨峰; 张韦*; 耿绪云
来源:经济动物学报, 2023, 27(02): 101-108.
DOI:10.13326/j.jea.2023.1723

摘要

为评估黄颡鱼群体遗传背景、合理开展种质资源开发工作,用13对微卫星标记对5个黄颡鱼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位点在5个群体中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50~4.90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5~0.4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9~0.5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0.49。平衡估算显示,58个单群体单基因座检测数据中,13.80%表现为显著的遗传不平衡(P<0.05),21.14%表现为极显著的遗传不平衡(P<0.01);对各基因座进行的多群体检测发现,有7个基因座出现了极显著的遗传不平衡性。各位点上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051 1,其中C和D群体间的FST最小(0.024 5),C和E群体间FST最大(0.146 3)。各位点上群体内基因流Nm平均值为4.642 5,其中C和E群体间Nm最小(1.458 9),C和Y群体间最大(18.118 9)。群体间相似度分析显示,C与Y遗传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I为0.973 8(遗传距离Ds为0.026 5);C与E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874 1(遗传距离Ds为0.134 5)。聚类分析显示,C和Y首先聚类为1个分支,再依次与D、W聚在一起,最后与E聚类,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居中,可以作为种质资源开发的材料。

  • 单位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全文